|
喜讯:今天两会通过了重要提案,百姓心里乐开了花!时间:2023-03-12 近段时间,两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接近3000名代表,共商国是。 提案通过,各种喜讯频传,百姓心里乐开了花! 这次两会与以往有所不同,因为这是后疫情时代的一次关于经济民生的两会,而像医疗、教育、住房、养老,这些都是群众特别关心的问题。 然而,这次两会代表们的提案,基本上涉及到方方面面。 ①董明珠提出了将个税起征点上调到1万。 ②蒋剩男提出了监督企业严格落实8小时工作制。 ③政协委员贾庆国,建议大幅度裁减非必要事业单位和人员。 一个个提案,一条条建议,都代表着老百姓的呼声! 当然,除了和民生有直接关系的提案之外,还有一项人们特别关心的事情,那就是精简事业单位、公务员和机构的数量,一句话总结就是“精兵简政”。 一、从统计数据可知,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的数量庞大。 ①事业单位人员的数量。 2020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国有单位人数为4660万,退休人数为2400万左右。 事业编制总人数为5000万左右,而且事业编制人数占人口比例的3.57%。 从这数据可以看出,事业单位退休和在职的加起来,差不多接近7000万了。 当然,这一数据,可能还会逐年增加,一些事业单位的外编人员,并没有算进去。 ②公务员的数量。 同样根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现有公务员人数大约为800万左右。 看起来没有事业编制人数多,但800万的公务员意味着什么,占到人口比例的0.57%。 也就是说,每100个人里就有0.57个是公务员,由此可见,公务员人数算是比较庞大了。 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的人数加起来,差不多接近6000万,再加上退休人数,已经来到了8400万人。 如此庞大的数量,都需要国家来供养,可见就这块支出而言,国家每年的财政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二、政协委员贾庆国关于大幅裁减非必要事业单位和人员的提案,备受好评。 刚才数据分析过了,全国事业编制人员和公务员总计快达到6000万,占人口比例约为4.14%。 真的需要这么多事业编和公务员吗?从贾庆国的角度来看,或许根本不需要这么多,明显的人员冗余,机构臃肿。 也就是说,目前来看,依然存在“人员和机构”臃肿的现状,那么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①办事效率不高。如果事业单位里人员过多,配置不合理,那么必然会出现忙的很忙,闲的很闲。 这样一来,办事效率自然不高,本来一个人就可以解决事情,结果需要2-3人,而且还互相“扯皮”。 ②群众办事不方便。如果机构臃肿的话,那么群众到相关机构去办事时,肯定需要跑3-5个或者更多的窗口,本来十分钟可以解决的事情,可能需要一天甚至更久。 ③国家财政压力大。不管是事业编还是公务员,都需要国家供养,给其发工资,还有各种福利。 如果不能做到合理配置的话,人员多,机构多,开销自然大,国家财政压力就大。 ④可能会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为了解决“人员和机构”臃肿所带来的问题,政协委员贾庆国提出了一个具有建设性的提案,那就是:大幅裁减非必要的事业单位和人员。 比如像各类行业协会、学会和协会,这些就没有必要存在,所以应该裁减。 这个提案一出,备受好评,群众们乐开了花,而网友们也是表示支持,可以说是备受好评。 三、两会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是一个好消息。 3月10日的两会上,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无疑是一个大喜讯,释放了一个信号。 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关于中央机关的部门,也是基于“精兵简政”,把多余的部门和岗位裁减,把相关部门合并,从而解决了机构臃肿的问题,也避免了人才的浪费。 当然,这个方案的通过,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对贾庆国提案的肯定,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贾庆国的提案,提到的是大幅裁减非必要的事业单位和人员,现在国务院的机构改革已经开始了。 也就是说,上面已经开始带头做了,那么下面的机构和事业单位,当然也应该照办,实行“精兵简政”,避免资源浪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所以说,今天通过的这个提案很重要,对于“精兵简政”而言,可以说是意义很大。 四、实现“精兵简政”的好处。 解决“机构和人员”的臃肿问题,从而实现“精兵简政”,而如果落实了,那么会有很多好处的,具体如下: ①对群众而言,办事方便,而且效率提高。 机构裁减后,群众到相关单位机构去办事,特别方便,不需要东跑西跑,而且在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效率明显提高。 ②国家财政压力减少,可以将节省的财力用在医疗和教育上。 因为事业编制人员和公务员数量庞大,而财政支出自然大,一旦进行裁减,那么人员配置合理化,就可以减少国家的财政压力。 把节省下来的财力,可以用在更多的民生方面,比如像医疗、教育、住房等。 ③更多优秀的人才可以留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层面。 因为事业编制和公务员工作特别稳定,而且基本上是终身制,所以被人们称作“铁饭碗”。 因此,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过独木桥,都想进入体制内,甚至像硕士和博士,都想进入体制。 这样的话,从某种层面而言,应该是浪费了人才,因为体制内完全不需要那么高学历,那些人才应该留在社会上创造价值! 所以,一旦实施“精兵简政”后,那么招考势必会减少,那样就会将更多的优秀人才留在社会和企业里发光发热! 两会上与“精兵简政”有关的提案被通过,由此可见,这是民心所向。让“机构和人员”配置合理,节省人力和财力,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把节省的财力用来改善民生,可以说是两全其美,所以百姓心里乐开了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