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汽车市场整体“淡季不淡”,产销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根据中汽协会数据公众号,8 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 万辆和258.2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我们判断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产销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加之2022 年同期南方限电等影响,8 月份整体市场表现淡季不淡。1-8 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 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生产增速较1-7 月持平,销售增速较1-7 月回落0.1 个百分点。8 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7.5 万辆和227.3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5%和8.2%,同比分别增长5.4%和6.9%。1-8 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67.2 万辆和1564.3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和6.7%。8 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 万辆和31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7 月相比,客车、货车产销均有所增长;与2022 年同期相比,客车、货车产销均呈明显增长。1-8 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 万辆和256.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其中货车产销分别完成224.9 万辆和22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5.5%。
8 月乘用车产销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根据乘联会公众号数据,8 月乘用车生产223.7 万辆,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7.1%;批发销量223.7 万辆,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8.5%;零售销量为192.0 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8.6%。8 月零售数据是历史同期最高的水平,相比零售峰值的2017 年8 月增长2%,我们认为8 月促消费政策声势大,促销仍处最高位,加之近期成都车展前后有大量新品和低价新款推出,消费需求有所释放。
8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达到35.7%,汽车出口持续贡献显著。根据乘联会公众号数据,8 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达到79.8 万辆,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8.2%;零售销量达到71.6 万辆,同比增长34.5%,环比增长11.8%。
在渗透率方面,8 月新能源乘用车的厂商批发渗透率为35.7%,零售渗透率为37.3%,较2022 年8 月30.2%和28.4%的渗透率分别提升5.5 和9 个百分点。
在品牌结构方面,8 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批发渗透率51%,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4.6%,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1%。在出口方面,8月总体汽车出口延续2022 年末以来的强势增长特征,其中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3 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7%,其中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4%,1-8 月乘用车出口232 万辆,同比增长72%。我们认为全球乘用车市场正处于电动智能化加速渗透阶段,国内自主品牌主机厂及产业链在电动智能领域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有望维持亮眼表现并贡献增量。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 年)》,静待“金九银十”。根据中汽协会数据和乘联会公众号,近期国家*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 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其中指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并提出要稳定燃油汽车消费。我们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2023 年汽车市场整体呈现弱复苏,维持2023 年汽车行业“优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潍柴动力、中国重汽、奥福环保、骆驼股份、比亚迪、长城汽车、保隆科技、华阳集团、伯特利、德赛西威、拓普集团、贝斯特、继峰股份、华依科技、文灿股份和沪光股份等。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海外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汇率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