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投资提示:
2023Q2 汽车整车产/销同比提升24.8%/29.2%,环比提升13.1%/17.9%,乘用/商用均出现较大增幅。23 年上半年先后经历政策退坡透支部分需求、3 月异常促销价格战、部分消费者观望国六B 的促销走势、车展大量新品和低价新款推出、六月主机厂冲量等,Q1到Q2 终端销量持续向好,2023Q2 行业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上涨34.5%/46.7%。政策刺激叠加需求的回暖修复了悲观预期,是本轮上涨的主要因素。
乘用车板块:整体销量逐渐恢复,价格战影响下盈利能力有一定承压。二季度起降价潮逐渐消退,经销商恐慌心态逐步稳定,消费者恢复理性消费,观望情绪得以缓解,同时各项政策*进一步释放前期压抑的需求, 5/6 月销量分别为205/227 万辆, 环比+13.3%/10.6%,销量呈现出逐步回暖态势。而盈利能力方面,23Q2 乘用车板块毛利率为12.84%,同环比+1.07pct/+0.09pct;净利率2.94%,同环比-0.25pct/-0.91pct。而剔除体量最大且以新能源为主的比亚迪之后,23Q2 板块毛利率环比下降约0.13pct,而净利率仅2%左右,环比下降接近2pct,可见除比亚迪外的其他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零部件板块:原材料成本下降+汇兑损益带来高业绩弹性。2023Q2 国内汽车产量为703万辆,同环比+24.8%/+13.1%。带动23Q2 零部件板块营收同比上升26.5%,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45.5%。同时,本季度板块盈利能力有所改善,毛利率为17.92%,同环比+1.64pct/+0.51pct;净利率为6.08%,同环比+0.87pct/+1.15pct。我们认为23Q2 盈利能力提升主要来源于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以及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汇兑收益。23Q2 营业利润率为7.0%,而通过情境假设,将上述两项影响因素剔除后,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2.8%,环比-3.0pct,显示出板块实际经营压力。下半年若外部情况收紧,零部件企业的盈利能力则有可能边际恶化,需要继续观察。
新能源板块:Q2 销量持续高增,业绩增势不减。2023Q2 新能源汽车销量215.9 万辆,同环比+60.8%/+36.2%。截至2023 年6 月,新能源车单月销量为80.6 万辆,渗透率达30.7%。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板块“领头羊”,其业绩的爆发带动了板块的业绩快速增长。
2023Q2 新能源整车收入为1578.62 亿元,同环比+66.1%/+20.6%;归母净利润增长显著,实现61.18 亿元,环比增加27.59 亿元。新能源车加速内卷的大背景下,持续打磨产品性价比及生产制造端的降本是度过内卷期的核心因素,比亚迪带动下板块有望继续向好。
商用车板块:关注宏观环境改善以及出口带来的机会。国内客车在海外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及企业海外发展模式从原来的贸易模式、部分KD 模式为主发展成为直接投资模式,推动了海外销量的快速增长;俄罗斯及众多出口国长年依赖能够满足大规模、长途运输要求的卡车, 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卡车需求。2023Q2 客车销量11.96 万辆, 同环比+35.0%/+19.7%,营收同比上升51.3%;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199.6%。2023Q2 货车销量91.30 万辆,同环比+41.1%/+8.9%,营收同比上升23.5%;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271.6%。国内需求已逐步走出周期底部,海外市场高速增长,板块在双重驱动力下迅速实现业绩增长。
投资分析意见:整车方面,短期建议首先关注各家主机厂销量边际变化,而长期来看全球化与智能化将成为行业竞争的下半场,推荐吉利、比亚迪,关注小鹏、理想、长安等。零部件方面,关注强α三条主线:①舒适性及智能化等高感知价值的普及,推荐保隆科技、继峰股份、科博达、德赛西威(TMT 覆盖),关注明新旭腾、松原股份等;②特斯拉、华为等产业链配套机会,推荐爱柯迪、保隆科技、新泉股份、星宇股份,关注瑞鹄模具、川环科技、明新旭腾、岱美股份、嵘泰股份等。③机器人产业的能力外溢,推荐双环传动、精锻科技、三花智控(家电覆盖),建议关注拓普集团、贝斯特等。
核心风险:部分环节供应链安全风险、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