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红利加成长的资产组合大概率会持续占优,这背后是股权财政和活跃资本市场两个宏观政策路径的长期确定性。一方面,股权财政可以部分应对土地财政模式的转变,但短期掣肘较多,而活跃资本市场对提振信心和产业升级,短期意义显著。当前基本面在供需两端均存在结构性问题,这意味着随着市场企稳,央企红利与科技成长的风会继续吹。
摘要:
年初以来,市场对股权财政关注度提升,年中之后市场对活跃资本市场充满期待。股权财政和活跃资本市场二者虽然形式不同,但背后都是对经济转型应对的新举措。核心原因是地产角色的系统性变化,房地产经济对宽信用、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三个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破局需要二者发力。
股权财政不同于土地财政的产权出让,本质上是政府通过改革以及引导基金等方式重塑税基,间接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我们考虑股权财政模式下三块增量的贡献:央国企上缴利润、间接税收贡献与政府性引导基金扶植,长期增量在2.7-3.7 万亿,可以适度解决财政模式转化问题,但无法弥补地产相关税收的全部影响。并且股权财政短期依然有很多掣肘,例如国有企业资产收益率短期提高空间受限、政府引导基金转化周期较长、民营企业经营环境等。因此,长期而言股权财政是重要方向,但短期难以应对核心问题。与之相对,活跃资本市场的短期意义则更加显著。
活跃市场意味着合理适度的资产价格泡沫。泡沫在市场和学界都难有标准化定义,但在宏观经济领域理性泡沫已经有一定理论基础。理性泡沫主要指在投资者相对理性的环境下,资产价格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超额估值,并非过度偏离基本面:
理性泡沫存在众多积极作用,资产价格上涨可以缓解信贷约束以改善企业融资,促进企业研发支出和科技产值,增厚养老金,有效扶植中产阶级等。长期角度而言,资本市场的理性泡沫同样可以带来税基的改善,做大经济蛋糕。复盘美股牛市,我们看到了诸多验证。
理性泡沫测算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尝试构建一套涵盖四个维度指标的泡沫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当前A 股科技领域的泡沫指数贴近均值负一倍标准差,未来空间大于消费和周期资产。在通讯、软件开发、半导体、计算机设备等具体行业中,半导体相对位置偏低。
从优势角度来看,科技产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创新优势较为明显,行业研发效率处于上升通道,且成果转化率不低。
当前宏观基本面在供需两端都存在结构性问题,一侧是传统有效需求不足,另一侧是供给端产能过剩,经济增长中枢在供需作用下还会持续波动。我们认为,股权财政与活跃资本市场两大政策方向具有长期确定性,特别是叠加当前降息周期的大背景,央企红利资产和科技成长的资产组合有望持续占优。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外部科技封锁升级;系统性的债务风险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