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国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证监会《意见》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市场生态等方面,共计19 条政策,提出用5 到10 年时间,将北交所打造成成熟、高效、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交易所的总体目标。北交所随后发布八项改革措施,涉及到适当性管理调整、优化“连续挂牌满12 个月”的执行标准、优化发行底价确定方式、就优化转板安排征求意见等。
调整上市安排,落实转板机制,板块扩容有望加速。《意见》优化上市时间安排,并对已摘牌公司可二次挂牌,直接申报北交所上市。同时提出顺畅转板机制会同沪深交易所完善转板沟通、协作机制,进一步顺畅转板机制。新三板从2017 年以来,7 年间累计摘牌7482 家公司,本次意见也强调北交所对新三板有带动作用。2023 年北交所单月新增家数不足十家,预计后续扩容公司将持续增多。
变相取消底价发行,优化做市安排。《意见》变相取消发行底价确定方式,通过后续询价提升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水平。2021 年以来,北交所首发定价主要以直接底价定价为主,2022 和2023 年直接定价分别发行为80 家和53 家,询价发行分别为3 家和2 家,询价占比非常低。此举将提升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水平,促进一二级市场平衡发展。同时《意见》做市交易制度安排做出优化,为新股提供基础流动性、提升新股价格稳定性。
降低交易门槛,两融全覆盖,改善板块整体流动性。《意见》将全部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股票纳入融资融券标的。同时扩大投资者队伍,明确已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投资者申请开通北交所交易时,不再核验和知识测评。当前北证A 股公司平均市值12.2 亿元,月度交易额105.1 亿元,整体月度换手率3.96%,公司市值和流动性方面均明显低于科创板和创业板,整体市场活跃度较低。《意见》降低交易门槛,多元化增强市场买方力量,同时两融全覆盖将改善市场流动性。公募持仓北交所仍处于低配状态,截止2023 上半年公募基金持有北证股票129 支,配置北证比例仅0.24%。《意见》引导公募基金扩大北交所市场投资,将为板块注入长期稳定资金。
投资建议:当前北证50 出现深度调整,市盈率降至18 以下,处于底部区间。意见*将改善交易机制、提升流动性,整体板块具备反弹条件。
建议关注:政策支持的专精特新领域中,细分赛道优质中小公司及产业链相关标的;转板政策推进超预期,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目前沪深两市IPO 阶段性收紧背景下,关注北交所打新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变动风险、市场波动风险、公司基本面持续恶化、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