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策略:为何流动性驱动的反弹仍有发展空间?
中国股市在盛夏突破盘整格局后,过去两周表现强劲:8月以来,A 股大盘股和小盘股分别上涨 8% 和 10%;港股在过去 5 个交易日中,有 2 个交易日创下年初至今乃至 4 年以来的新高。尽管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显示出周期性疲软迹象,且市场对企业利润的一致预期调整逐渐趋于平缓,但反弹行情仍如期而至,这也引发了投资者对 “流动性驱动型反弹持续性” 的担忧。
高盛策略研究团队认为,此轮由流动性驱动的牛市行情仍有进一步延续的空间。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当前中国股市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中位数区间(参考 MSCI 中国指数);
其次,企业利润增速仍保持在较高的个位数水平(从半年报来看,不少公司业绩高于预期);
再者,A 股市场散户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仍处于中位数水平附近(从新增开户数也可看出,当前开户数量少于去年 10 月及此前牛市时期);
最后,潜在的居民储蓄 “搬家” 与资产再平衡过程,将为股市带来持续的资金净流入。
基于以上几点,高盛认为,尽管近期市场面临一定的利润承接压力,但整体上升趋势仍将延续。
维持对中国离岸股市(港股、美国存托凭证 ADR)及 A 股的“超配”建议,预计 MSCI 中国指数在 12 个月内将上涨 10%,目标点位至 90 点;沪深 300(CSI 300)指数在 12 个月内将上涨 12%,目标点位至 4900 点。重申对 “阿尔法策略”(即通过精选个股或行业获取超额收益)的偏好,以实现更优的风险收益比。
需要警惕的关键风险包括:市场流动性突然收紧、监管政策超预期冲击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 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些因素往往会破坏大多数由流动性驱动的股市上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