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呵护银行利润空间,政策让利银行的导向或将持续监管首次表态,银行需保持合理利润水平。一是内生资本补充支撑信用有效扩张,二是应对潜在信用风险。近期存款住房利率调整可能对银行息差造成冲击,也是在配套政策的支持下落地,一是2023 年8 月LPR-5Y 保持不变,二是2023 年9月起存款挂牌利率新一轮调整。
基调积极+预期修复,银行低估值的主要矛盾有望化解资产质量问题是银行估值较低的核心矛盾,地产风险:银行经营“去地产化”大势所趋,但存量风险暴露相对彻底,并在持续出清;城投风险:“一揽子化债方案”的政策态度坚决,银行应对充分,平台企业融资风险更多为点状暴露,总体风险可控;零售风险:受疫情冲击后的影响,信用卡和消费信贷风险局部波动,但总体展望乐观。此前经济预期偏悲观,是影响银行估值有效修复的另一主因。
除地产与城投领域的政策利好之外,2023 年7 月以来,各部门相继*一系列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文件,我们认为政策底已现、经济底不远。
2023H1 经营表现:上市银行业绩或正筑底
营收增长承压,区域性银行韧性强。2023H1 上市行累计营收同比增速为0.50%,重点区域行累计营收同比增速持续领跑,城、农商行分别为4%、3%,其中,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分别为江苏银行、成都银行、长沙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
对业绩拆分得到:利息收入以量补价,息差承压主要是资产定价走低,同时负债成本相对刚性;拨备反哺利润力度进一步加大,2023Q2 拨备对利润贡献力度城商行>农商行>股份行>国有行。信用扩张方面,2023H1 末上市行*总额同比增速约12%,国有行与城农商行*同比增速均超10%。受年初零售信贷需求弱复苏和按揭早偿影响,股份行信贷投放力度偏弱,2023H1 末*同比增速约6%,除浙商银行外,其他股份行总*同比增速均低于10%。资产质量方面,2023H1 末不良*率环比Q1 持平,前瞻性指标关注率、逾期率相比2022 年末均下降6BP,潜在风险有所化解;拨备覆盖率保持较高的安全边际。
投资建议:优质银行修复时间窗口已至
三重演绎均展现银行板块向好的基本面。政策方面,更加注重银行盈利的可持续性;估值方面,悲观经济预期和资产质量两大压制因素逐渐消退;业绩方面,2023年中期业绩已现筑底回升态势。下阶段,我们更加看好主线一:优质区域性银行与股份行估值修复,尤其在居民信用改善+信贷资产价格企稳情况下,经济或稳步复苏,区域景气度将发挥更大效能,受益标的有宁波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等。主线二:关注大行的高股息配置逻辑,在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的环境中,低估值+高股息标的将持续具有性价比,受益标的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进度低于预期;监管环境趋严;信用风险蔓延导致资产质量承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