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是反映宏观经济变化最灵敏的指标,对经济预期也有重要指引作用。我们构建了全市场独家的“旬度价格跟踪”系列专题,对我国69 种全品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进行高频追踪,挖掘价格变化中隐藏的故事。通过对9 月上旬价格数据进行分析,我们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黑色系、非金属建材系、有色系商品价格在9 月上旬普遍回暖,或揭示出宏观经济已经出现明显的“需求转好”迹象。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水泥和铝的价格上涨。(2)新能源系列中,硅价出现明显回升,或揭示出光伏产业需求转好的信号。(3)原油价格在产油国减产扰动下向上突破90 美元/桶,并成为化工品9 月上旬价格普涨的主因。
(4)成品系中,建议关注今年以来旅游相关消费价格的大幅上涨、家具与建材相关地产链消费价格的下降。(5)新能源汽车价格战9 月上旬再次升温,建议关注后续新能源汽车销量提振情况。
价格是反映宏观经济变化最灵敏的指标,对经济预期也有重要指引作用。
分析价格的变化,可以丰富宏观视角、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需求的改善、行业景气程度的回暖,往往以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为先行信号。温和上涨的价格有助于改善企业盈利,改善政府的财政收入,降低实际债务利率,提高居民的名义收入,从而使各经济主体产生正向的经济预期。相反地,价格过度下降会使得经济主体形成经济预期下修的负向循环。通过历史复盘亦可发现,历次经济周期的触底回升,基本都是以价格的触底回弹为先行变化,如2015 年四季度PPI 触底回升后才出现经济增速的反弹。
我们构建了全市场独家的“旬度价格跟踪”系列专题,深度追踪69 种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变化,全维度挖掘价格变化中隐藏的故事。该框架具有以下几点突出优势:(1)频率合适:以“旬度”为频率,高频追踪经济变化,灵敏程度优于CPI、PPI 等月频指标,亦可平滑日度的突变。(2)品类全面:既包括上游原材料商品的价格(黑色系、非金属建材系、有色系、新能源系、原油系、化工品系、农产品系),也包括中下游成品的价格(成品系),同时包含部分服务价格。(3)方式灵活:价格高频变动的品类以旬度为区间展现,汽车价格变化则以重点事件的形式展现。(4)指标精确:
本系列追踪“现货价格”,更能反映经济真实的冷暖变化。选择指标时也充分考虑了数据的代表性、高频性、波动性、可得性。
通过分析9 月上旬的价格数据,主要得到七个结论:
第一,黑色系、非金属建材系、有色系商品价格在9 月上旬普遍回暖,或揭示出宏观经济已经出现明显的“需求转好”迹象。纵然部分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与供给端的扰动因素有关,如动力煤坑口安监强度仍较高、玻璃产能增量不及预期、钛*和PVC 均面临高企的成本压力等,但众多商品价格齐齐上涨,提示宏观经济或已出现的“需求回暖”迹象。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水泥和铝的价格上涨:(1)水泥今年以来受制于严重的供过于求格局,价格表现较为低迷,仅处于近5 年2%分位处。9 月上旬,水泥库存仍在高位并且未发生明显的供给侧扰动,近期价格的明显回暖主要可被归因于相关行业需求的回升;(2)铝在价格持续上涨、库存历史极低位置的情况下,仍然在降库,亦可反映需求的旺盛。
第二,新能源系列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的锂价仍在快速下跌,储能产业链相关的硅价出现明显回升,或揭示出光伏产业需求转好的信号。今年以来,锂价持续下跌主要原因为动力电池整体需求比较清冷。9 月上旬这一趋势未曾扭转,碳酸锂、氢氧化锂、磷酸铁锂相关价格仍处于深度下跌区间,较之于去年同期跌幅约60%。工业硅在短期供应小幅增加的背景下, 价格仍然出现明显回升,光伏产业链的需求回暖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和去年相比,硅价整体下跌幅度仍然较大,工业硅、多晶硅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下跌30%、73%,对行业的投资扩产意愿造成一定影响。
第三,原油价格在产油国减产扰动下大幅上涨,并成为化工品9 月上旬价格普涨的主因。9 月上旬,沙特宣布将资源减产的措施延长3 个月,俄罗斯宣布延长减少石油出口,供给偏紧预期带动下,布油突破90 美元/桶。
化工品在9 月上旬价格普涨虽有旺季需求改善的因素,但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提升或为主因。如重交沥青仍在持续累库,采购需求一般,需求端可能并未有明显支撑价格上涨的逻辑。化工系商品中,格外值得关注的是橡胶价格的上涨,该品类与油价相关度较低,或揭示出汽车和轮胎的旺盛需求。
第四,农产品中,除生猪和水果外,各类商品价格在9 月上旬均出现进一步抬升。各类农作物价格上涨与极端天气频发、全球农产品贸易受阻双重因素共振有关。前期猪价上涨过快,二次育肥加快进场,透支后续上涨动能。9 月上旬伴随二次育肥陆续出栏,生猪价格略有下降。
第五,部分运价回暖,或为出口需求和国内货运需求转好的信号。今年以来,各航线的出口运价指数均呈下降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70%,与今年相对偏弱的出口需求相互印证。9 月上旬,东南亚航线的出口运价出现明显回暖,或反映该区域出口需求有所转好。公路运价指数出现进一步回升,或反映出国内货运需求亦有所回暖。
第六,成品系中,建议关注今年以来旅游相关消费价格的大幅上涨、家具与建材相关地产链消费价格的下降。今年以来,旅游相关消费价格的上涨非常明显,北京、上海酒店价格7 月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43.6%、21.8%。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结束,9 月酒店价格已出现一定回落。今年以来,家具、建材相关消费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15%-20%不等,这也是今年以来偏低的地产链销售额与竣工面积出现明显分化的重要原因。截至7 月,家具价格已呈回升态势,而基础建材价格仍在低位徘徊。
第七,新能源汽车价格战9 月上旬再次升温,建议关注后续新能源汽车销量提振情况。8 月份以来,多品牌车企再度开启降价潮,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核心原材料锂价的回落,给新能源汽车降价提供了空间;二是汽车市场存在产能过快增长与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车企今年面临“库存高企”的压力,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持续保持在警戒线之上。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许多厂商“要量不要价”,不断通过降价方式促销降库。降价促销或将对今年剩余月份的汽车销量产生一定提振作用,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