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对高考而言,分数不代表着结束,而是开始,填报高考志愿才是重中之重。
而在填报志愿阶段,也是考生跟父母最容易发生矛盾的时候。
很多父母习惯了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子女身上,认为自己吃过的盐比子女吃过的大米都要多,自己的想法是成熟的,子女的想法就是幼稚的。
当子女不听话的时候,他们就会喊着我是为了你好,逼迫子女听话。

更有甚者,遇到了脾气倔强不听父母话的子女,父母会先斩后奏,直接去联系学校,篡改子女的高考志愿,逼迫子女不得不去上他们看好的学校和专业。
黄冈文科状元戴柳就遇到了这样的父亲,感觉自己的一生都被父亲毁掉了。
戴柳的爸爸一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考上中国政法大学。他为了弥补遗憾,从小到大对女儿严格教育,要求十分高。
他很看重女儿的成绩,一直为女儿规划未来,要求女儿什么事情都听他的,希望女儿可以考上中国政法大学,替他实现梦想。
戴柳从小到大乖巧懂事,也十分听话,学习成绩优异,可是戴柳也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北京大学。

当戴柳高考成绩出来了之后,全家人都感到十分高兴,可是很快父女俩就发生了矛盾。
戴柳的爸爸二话不说就要求填报中国政法大学,让女儿替他实现梦想。
可是戴柳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拿到了文科状元,就应该去自己喜欢的北京大学。
吵到最后,谁也不让谁,等到填报志愿的时候,戴柳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了北京大学。
填完了志愿,戴柳天天期盼着北京大学*,可是没想到的是,等到*来了,中国政法大学这六个字让戴柳傻眼了。

“我明明填的是北大,没填中国政法大学,为什么会被它录取?是不是搞错了?”
戴柳赶紧去找老师,可是老师告诉戴柳:“是你爸爸联系我,让我帮忙改的,说跟你商量好了,你愿意去中国政法大学。”
老师的话犹如晴天霹雳,让戴柳半天没缓过劲来,无法相信。
可是当她回到家里,看到爸爸拿着中国政法大学的*喜不自胜的样子,不得不接受了自己的志愿被篡改这个残忍的事实。
“你凭什么更改我的志愿?为什么连问都不问我?”
“这是你跟爸爸说话的态度吗?中国政法大学才是最适合你的,这都是为了你好!”
戴柳的爸爸篡改了女儿的志愿,让女儿与心爱的北大失之交臂,不但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觉得女儿歇斯底里的行为不可理喻,一口一个是为了女儿好,让戴柳感到无比崩溃。

可是木已成舟,戴柳哪怕再不愿意,也不可能把中国政法大学的*改成北大的,只好含恨去了北京念书。
在北京念书期间,戴柳经常跑到北大的未名湖畔,看着北京大学的花花草草,心里的痛苦越来越深。
最终戴柳决定掌控自己的命运,不要再听父亲的安排了,决定去考韩国的国际法律经营大学。
父亲知道了之后,怒不可遏,坚持反对,为了打消戴柳的念头,他把戴柳关了起来。
戴柳绝食两天,换来的却是父亲“她饿了自己就会出来,别理她”的无情之话。
戴柳的妈妈于心不忍,也对丈夫如此**对待女儿的行为感到不满,悄悄放走了戴柳,让戴柳踏上了去韩国的路。
如今,戴柳在韩国待了20几年,无论父母怎么打电话,无论漂泊在外有多么辛苦,她都不愿意回来。
真不明白戴柳的爸爸是怎么想的,他当年没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知道这样的遗憾有多么让人痛苦,却为了一己之私,让自己的女儿也变成了跟他一样痛苦的人,伤害了这份父女之情。
孩子从始至终都不是你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人,他们有自己的人生。
作为父母,我们该做的是给予子女全方面的支持,而不是把子女变成我们手里的提线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