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创业板指和深证成指引领市场上涨。人工智能仍为主线,食品饮料、通信和机械设备板块领涨。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43.91 亿元,沪股通净卖出3.79 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47.7 亿元。电子板块获60.62 亿元增持,排名第一;计算机、非银和有色板块分别净卖出19.09 亿元、12.17 亿元和11.86 亿元。外围美股继续收涨,香港市场延续反弹,北上资金本周大幅流入。
5 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42 万亿元,同比增长9.5%。金融机构5 月份新增人民币*规模为1.36 万亿,同比少增5300 亿元,叠加票据融资同比大幅少增反映需求偏弱。信贷结构居民端信贷仍然较为低迷,企业中长期*保持在高位。M1 和M2 同比双双走弱。M1、M2 同比分别为4.7%(前值5.3%,下同)、11.6%(12.4%),M1 下行反映当前企业资金活性不足;M2 则受去年同期高基数、信贷扩张幅度下降的影响,往后看M2 的基数依然偏高。
5 月社融数据反映信贷需求相对偏弱,一方面印证了经济环比动能正在走弱、经济内生动能不足,另一方面也打开了政策想象空间,提振经济动能。数据发布当日央行开展20 亿元的7 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9%,利率调降了10BP。随后在6 月15 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为2.65%,下调10bp。预计6 月20 日的LPR 利率也会跟随下调。
16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会议强调,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抓紧实施,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政策方向上,把握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方针。市场对经济复苏的强度的预期尚未完全提升,对新经济动能的预期仍然处在高位。旧经济动能方面,虽然政策预期不强,但政策预期或者经济预期已经度过最悲观的阶段,趋势仍然向上。经济新动能方面,数字经济板块走出较好的上涨趋势,全年维度下,继续维持产业趋势向好的看法。香港市场的平台经济是重要的经济力量,目前没有看到反弹结束的迹象。对于TMT 板块主线的观点不变,继续聚焦的细分有数据和IP 资源,估值较合理同时全年业绩有反转趋势的游戏,业绩预期确定性高的算力硬件以及已经有业绩体现的应用端。其他以内需为主的科技成长板块有高端制造(半导体和机械)等良好的长期趋势与预期不变,继续建议以中期心态持有。军工关注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央企。
对应到行业配置:
1. 经济复苏板块的预期不算太高,但从全年维度看,经过反弹后,下半年仍然有趋势上涨机会。全年视角下,关注泛消费、有色和汽车等复苏板块的趋势性配置机会。
2. 全年主线仍然关注新经济动能,数字经济(TMT)板块是标配,仍然重点关注核心细分领域,比如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端,数据要素相关公司,人工智能硬件端机会,聚焦业绩兑现预期强的公司。看好半导体自主可控和高端制造(比如机器人)。新能源方面关注新技术细分龙头和电池龙头。
3. 将中字头央企作为中长期配置方向配置,关注数字经济相关以及高股息低估值的央企继续延续反弹的机会。
风险提示
一、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二、疫情存在阶段性反弹风险;三、“稳增长”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