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根据中国政府网,6 月19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
政策为舵,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发展
根据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其中提出:
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助力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到2030 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加快重点区域建设、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需求为帆,充电桩未来增长空间可观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中国公安部数据,2022 年全国(公共+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为521.0 万台,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为1310 万辆,国内车桩比(保有量)达到2.5:1,为2017-2022年最低值。根据中国充电联盟、中汽协数据,2023 年1-5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新增114.7 万台,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294.0 万辆,车桩增量比为2.6:1。我们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增量需求提升+存量充电网络优化需求及不足等因素下,未来充电桩数量增长具备可观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整车和充电设施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以及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持续优化。持续看好:
1)设备端,在充电桩需求提升的趋势下,模块、整桩等设备端有望受到直接的带动,实现销量的提升。2)运营端,充电运营属于新能源汽车服务后市场,在充电需求迎来提速的情况下,运营商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受益标的:通合科技、欧陆通、盛弘股份、炬华科技、道通科技、绿能慧充、科士达、万马股份、特锐德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需求提升不及预期;快充技术应用不及预期;供应链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