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坐在去上班的地铁上,我正在刷短视频,看到了《双面胶》大结局李亚平打胡丽娟的名场面,不由得想到了原著里胡丽娟的结局。
众所周知,在原著里,胡丽娟死了,是死在了自己枕边人的手里。在恶婆婆的呐喊助威下,李亚平一拳又一拳,像打沙包一样打在胡丽娟的身上,硬生生要了自己老婆的命。
我又联想到了《知否》里盛淑兰与孙志高和离的剧情,不得不说相比于不懂得及时止损、一错再错的胡丽娟,盛淑兰和离的手段高明太多了。

先来对比一下两个人的人生。首先,论命,两个人一开始手里握的牌并不算太差。
胡丽娟作为21世纪的女性,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父母和哥哥的宠爱下长大,从小到大自己想要的几乎没有得不到的,这也为她在婚姻大事任性妄为埋下了伏笔。
盛淑兰生活在古代,是宥阳盛家大房的嫡长女,虽然家境优渥,但是商人在古代地位很低。更糟心的是,她生活在了对女性无比摧残的年代,从小到大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着,不得不做一个大家闺秀,在严格的闺阁教育下变得胆小怕事,只懂得隐忍。

其次,在婚姻大事上,两个人都遭遇了极品渣男。
胡丽娟之所以会婚姻不顺,是因为自己任性妄为,太过恋爱脑了,择偶的时候光知道按照自己的喜好来,丝毫不懂得爱情跟婚姻是两码事的道理。
但凡她在择偶之前不那么恋爱脑,听听父母的意见,好好了解一下李亚平的原生家庭,就会发现男尊女卑的家风,就会明白这样的人家是火坑。

盛淑兰则很悲催,无法做主自己的婚姻大事,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嫁给被认为有宰相命的孙志高。盛淑兰的父母之所以把女儿嫁给孙志高,是因为对孙志高抱有很高的期待,想靠这个女婿改变盛家的命运,不料孙志高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一个极品渣男。
胡丽娟跟盛淑兰最大的不同,就是胡丽娟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盛淑兰则不行。胡丽娟嫁错了人,本身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她懂得及时止损的道理,看清楚李亚平的真面目,果断离开,就可以脱身,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可是盛淑兰呢,在那个年代女人想要离开婆家,只有两条出路,一种是和离,也就是现在的离婚,可是以孙志高的人品,他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过淑兰,让淑兰带着嫁妆全身而退?另一种是被休,被婆家扫地出门,一旦盛淑兰落了个被休的下场,那么不光她的人生被毁了,娘家也完蛋了。

最后,论爱自己,生活在古代的盛淑兰给胡丽娟上了一课。
当孙志高踩了盛淑兰的底线、坚持要纳青楼女子为妾的时候,淑兰很清楚自己不可以再忍了,要是继续忍下去的话自己早晚会被恶婆婆和渣男磋磨死。
她下定决心离开孙志高,离开孙家,所采取的方式要比直接跟李亚平撕破脸、以一个弱女子之身正面跟身强力壮、有过打老婆前科的李亚平硬刚的胡丽娟聪明多了。
首先,淑兰很清楚自己不是孙志高母子俩的对手,单打独斗肯定吃亏,于是,她趁着孙志高母子不在家,在下人的保护下回到了盛家,这样一来孙志高怎么样都无法伤害到盛淑兰了。
要是胡丽娟可以保持冷静,不激怒李亚平,先稳定住他们母子俩,然后回到娘家请来自己爸妈和哥哥,再去摊牌离婚,李亚平还敢对胡丽娟动手吗?胡丽娟没有反抗之力,可是胡丽娟的爸爸和哥哥两个人还收拾不了李亚平吗?

其次,闹离婚要想成功,就要拿到让对方无话辩驳、不得不妥协的证据。
对身上有功名的孙志高而言,纳贱籍女子为妾是致命伤,当盛家拿到了贱籍文书的时候,孙志高就只有答应盛家要求这一条路可以走,不然盛家撕破脸皮,真的告他,他的功名就没了。
胡丽娟手里不是没有让李亚平无话可说的证据,比如她手里有李亚平姐姐打的20万欠条,可惜胡丽娟不会利用,只知道耍嘴皮,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把李亚平的怒气值刷得满满的,把自己坑惨了。

最后,记住狗急了还会跳墙的道理,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句话,无论到什么时候,先活下来才是最主要的。
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命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胡丽娟明白这个道理该有多好。她明明知道李亚平贪得无厌,也有过险些被李亚平掐死的经历,可是她还是拿自己的命去赌,想要把李亚平一朝打回解放前,最终坑惨了自己。
相比于胡丽娟,盛大老太太做得就很聪明。她知道如果盛家收回所有的嫁妆,让孙志高啥也得不到,孙志高必然会鱼死网破,咬紧牙关要休了盛淑兰拉着盛淑兰一起去死。

对家财万贯的宥阳盛家大房而言,相比于盛淑兰的命,那些嫁妆根本算不了什么。更何况,以孙志高母子俩的人品和本事,他们也守不住。
果不其然,孙志高得到了一半嫁妆,尽情挥霍很快就败得干干净净,而盛淑兰重获新生,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懂得及时止损,懂得保护自己,是女人获得幸福必须要学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