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论坛首页>>海外游子>>英国首相未系安全带被罚500英镑, ...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syt200588
等级:普通会员
头衔: 注册会员
星数:
帖数:182
精华:0
积分:379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23-01-22 00:50
字体大小: 1#

英国首相未系安全带被罚500英镑,网友评论:不愧是法治策源地

昨天,英国首相苏纳克因未系安全带向全国民众道歉,并缴纳500英镑罚款。



不知道我们看到这样的新闻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觉得苏纳克可笑?堂堂一国首脑,竟然因为区区小事而受罚,威严何在!

还是觉得不愧是法治?即使是首相在法律面前和普通公民也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秉持第一种想法,那么证明我们离现代国家还很远。

前首相鲍里斯,也曾违反了疫情不能聚集的规定,擅自开聚会,受不了*压力,*辞职。

英国作为最早一批确立民主制度的国家,凭借武力和贸易将民主和法治的种子撒向了世界。

澳大利亚总理驾驶橡皮艇未穿救生衣,引起轩然*,因为性质与不系安全带是一样的。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抗洪救灾中被一名老大爷怒怼,说他耽误了救灾工作。特鲁多最后只说了一句:今天真是不友好的一天。







人人平等体验在何处?就体现在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

无论你什么地位,拥有多少财富,在法律面前没有任何区别。你可能身处高位,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利用自己的位置为自己谋私。

洛克说:权力不能私有,财产不能公有,否则将进入灾难之门。

在英国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老百姓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哪怕你是国王也一样。

这句谚语还有一个典故:

十八世纪德国国王建立一座无忧宫。可是当他住进去的时候却发愁了,有一次登高想要看看波茨坦全景,但是视线却被一座磨坊挡住了,国王很扫兴。他就派人去和这座磨坊主人商量,打算自己买下来后再拆了。没想到这个磨坊主是个十足的钉子户,坚决不卖。还说,这是祖上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多少钱也不能卖。国王大怒,派出卫队强行把磨坊给拆了。

磨坊主十分倔强,认为国王侵犯了自己的权利直接向柏林最高法院起诉。



和国王打官司,这原本是一场必输的官司,可是让人惊讶的是,柏林最高法院居然判决国王败诉,不但要赔偿损失,还判决国王在原地按照原样重建这座磨坊。国王还真的执行了判决重建了磨坊。

数十年后,威廉一世和磨坊主都相继去世,磨坊主的儿子继承了磨坊,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想要把磨坊卖给国王的儿子威廉二世。威廉二世当了解到这个判决之后,亲笔给磨坊主儿子去信,给了他3000马克偿还债务,还劝他不要卖了这座磨坊,因为这关系到国王公正的形象。这段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无忧宫的磨坊还在,现在成为了国家司法*和公正审判的一个象征。

这样的传统是我们所缺少的,即使是以现在的眼光去看,我们也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会觉得磨坊主不通大义,太自私了。

可是这就是法治的真正含义,法律保障了每个人的权利,在法律面前没有例外。

在中国上千年的传统中,当然也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思想。

最为代表性的例子是先秦时期,商鞅变法初期,太子犯了法,又不好真正惩罚太子,于是惩罚了太子的老师。商鞅也因此被太子怀恨在心,秦孝公死后,被*。

但我们一般很少听说皇帝犯了法,会如何惩罚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样冠冕堂皇的话不过是欺骗老百姓的,能够委屈自己下个“罪己诏”的也属于少数。

在中国古代,皇帝本身就是法律。即使是官员犯了错,是否惩罚他,也在于皇帝的意愿。

于是,我们就会看到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实质上存在着不同的小皇帝,各级官员往往只需要担心上级检查,而不需要担心自己是否违背法律。

在清朝更是有民高官,先打五十大板的规定。如此一来,官员的权威自然是确定了,但是能否当个好官,全靠自觉。

而在这样的氛围中形成的文化传统,还在影响我们。

当然,在现代社会,我国法律不断完善,官员犯错,只要被曝光,处理速度也很快。

但一般很少因为不系安全带这样的小事引起热烈讨论,甚至公开道歉。

我们可曾听到过几次道歉和引咎辞职的?

法治建设,任重道远。

关键是如何让法律深入人心,这需要一次次公开的案例来告诉民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个人签名
gphztz.com
IP 属地:苏州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33068102001146号

  • 电话直呼

    • 15050108135
    • 吴老师 :
    • 吴老师 :
    • 吴老师 :
    • 吴老师 :
技术支持: CLOUD | 管理登录
×
seo seo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