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①近期市场调整背后的核心因素是经济复苏不稳固、有反复,是底部第一波上涨后的休整。②历史上第一波上涨后,通常回吐前期涨幅的0.5-0.7,对比而言,这次万得全A 和沪深300 调整已较显著。③经济修复仍需政策支持,届时市场望重拾升势。关注数字经济中基本面望好转的领域,如数字基建、信创、半导体等。
近期市场调整的性质。近期市场调整背后是经济修复不稳固、股市资金面仍不宽裕。从基本面看,经济的内生修复动能还偏弱,二季度以来经济修复斜率有所放缓。4 月以来多项经济指标低于预期,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再度转弱,而从5 月的高频数据来看,地产和基建等数据均有所走弱,经济复苏仍不稳固。从资金面看,近期外资已在流出,公募发行未见起色,股市资金面仍不宽裕。2 月以来北上资金流入明显放缓,公募基金发行也相对缓慢,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节奏仍在低位徘徊,内资流入还需一定时间。A 股自22/10 以来进入新一轮牛市周期,目前市场处于二季度的牛市初期震荡蓄势阶段,短期可能出现宽幅震荡的情况,其背后源于牛市初期基本面还不够扎实,更易受到其他因素的扰动。放眼中期维度来看,市场趋势向上。
当前市场调整幅度已较显著。历次熊市见底后第一波上涨行情走完,市场往往会获利回吐,背后的原因是基本面还不够扎实。历次回吐过程中上证指数平均下跌46 天(剔除2019 年),上证指数、沪深300、万得全A、创业板指平均回撤13%左右、回吐前期上涨行情0.5-0.7 左右的涨幅。当前上证指数的调整不及历史,但沪深300、创业板指的调整已经显著。从行业层面看,本轮调整有先有后,多数行业自2 月以来陆续步入调整,前期热度较高的数字经济板块如传媒、通信等行业以及*估板块如银行、建筑装饰等行业较晚调整。同时,部分行业调整后的低点已经低于去年10 月的低点,即已经完全回吐前期涨幅,具体为电力设备、煤炭、基础化工、汽车、商贸零售、农林牧渔、有色和地产8 个行业,表明多数行业调整回吐已较为充分。
未来市场重拾升势的契机关注政策。随着4 月以来国家领导人陆续前往各地调研,伴随近期多项经济指标低于市场预期以及经济修复偏弱的背景,为实现稳增长目标或还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需密切关注国家领导人调研后是否有增量的支持政策*。若政策在扩大内需、稳定外贸等各方面给予更大力度支持,将加快经济修复步伐,有望进一步驱动A 股企业盈利上行,市场更加稳健地上涨。行业层面,当前还处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周期中,数字经济仍是全年主线,关注政策端下,各地对数字基建、数字要素等数字经济发展领域提出明确考核要求以及技术端下,企业各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的落地情况,同时伴随基本面改善,消费部分领域有望迎来结构性机遇,关注医药和基本消费等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