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认为今年GDP 的目标增速是留有余地的目标,超额完成的可能性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稳增长政策可以轻易退出,在外需拉动有较大不确定的背景下,内需成色决定了今年经济的复苏成色,而目前的高频指标显示,当前经济可能刚刚修复到2022 年低水平均值附近。
2、由于今年是政府换届之年,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是对去年一年和五年工作的回顾,对于今年政府工作安排的表述着墨较少。从有限信息看,今年政府工作的量化目标安排基本落在“市场一致预期范围内的最保守位置”。
宏观政策五个方面的总领性表述和经济工作的“几项重点”基本上全文沿用了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提及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去年工作会议和政府报告均提到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也没有出现。
鉴于今年报告的特殊之处,报告里没有提及的不代表一定没有安排,表述没有变化的也不代表一定不会变化,经济工作和政策安排总是相机抉择、动态调整的,所以要密切关注下一个时间窗口。
接下来的第一个观察窗口在 3 月13 日上午人大会议闭幕后,参考过往惯例,新一届国务院总理将要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问题。另外,3 月9 日下午将审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具体内容也值得关注。
策略组。
1、政府工作报告如何指引A 股投资? 1)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是此前市场预期的下限水平,弱化强复苏预期,而今年更大概率是温和复苏。在此背景下,顺周期板块的催化或有所减弱,企业盈利增速回升的弹性有限,支持A股演绎“结构牛”的特征。2)政策基调新增“连续性针对性”,货币政策延续精准有力的定调,结合央行近期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政策短期回归常态,预计全年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难有更进一步宽松,A 股大幅提估值的空间较为有限。3)结构方面,我们需要注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关键词带来的投资机会,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自主可控、国产替代领域;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软件开发,自动化领域等;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新能源新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新型能源体系涉及的绿电、新能源新技术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的央企国企等。
2、穿越周期行业的考虑要素:总结来看,穿越周期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在于上行周期中通过估值的扩张,获得了超越经济复苏带来的盈利增长的超额收益。要想跨越周期实现估值扩张,需要注意以下三点:机构持仓不宜过度集中,起点估值不宜过高,行业底层逻辑没有变化。
下行周期的行业选择:在下行周期中,胜率和平均排名最高的是公用事业、通信、环保水务和银行这四个行业。除此之外,在这个阶段,医药、食品饮料和国防军工也会阶段性地表现出超额收益。。
本报告为资料汇编,摘要部分风险提示,敬请关注相关报告。